当前位置: 机电产品 >> 机电产品优势 >> 华泰宏观深度研究出口亚非拉中国制造的
新兴市场出口呈“结构性高增长”态势、而中国对亚非拉地区出口的拉动作用也日益上升。“亚非拉”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北非、中东、拉美和南亚地区统称,年总人口占全球54%(42亿),GDP占全球16%。近年,亚非拉成为中国企业和投资出海和商品出口重要目的地,年占中国总出口21%左右。本文解析中国对亚非拉出口高增长的驱动因素,对总出口及行业影响,及其可持续性。同时,由于读者对亚非拉经济体经济发展阶段和结构的熟悉程度可能不及欧美,本文也提供该地区较详细的“经济画像”。
核心观点
中国对亚非拉地区贸易呈现哪些特征?
1.出口总增长较快,占比快速上升。-19年中国对亚非拉地区出口年复合增速为4.3%,-22年间加速至15.7%,同期中国总出口的年复合增速为3.5%和13%。
2.出口商品多样化、彰显中国制造“全产业链”优势。中国对亚非拉地区出口中机电及光学仪器出口超4成,但较低附加值产品占比高于总出口。其中,对非洲出口中,消费品、如纺织服装等占比较高;对中东出口中,金属制品以及汽车、高铁、船舶等独占鳌头;对拉美出口中,化工占比更高;而南亚对中国制造的消费电子产品更为青睐。
3.中国从亚非拉进口以资源品、农产品和基础原材料为主。
中国对亚非拉贸易高增长背后有哪些驱动因素?
1.中国制造的“极致性价比”优势近年更为突出,其中包括原材料、物流、产业链分工、及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参见《中国出口产业链的升级与重塑》/4/16)。
2.亚非拉发展阶段、需求结构与中国已有产能完美对接。人均消费水平层面,非洲和南亚大体对标加入WTO前夕的中国,而中东和拉美大体对应中国5-10年前,为中国现有产能提供“下沉市场”。同时,亚非拉地区基建的密度和技术水准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企业主动出海、一带一路政策加持。在国内产能利用率偏低、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高企的环境下,企业主动出海。此外,一带一路倡议降低贸易壁垒和交运、交易成本,为企业出海打开利润空间。
对亚非拉出口的高增长是否可持续?
从亚非拉地区进口需求、中国国家战略及企业行为等方面看,对亚非拉出口有望保持较高结构性增长。1)亚非拉地区的消费、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均有较大的升级潜力,配合非洲和南亚等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以及中东基建升级等趋势蕴含投资和贸易机会;2)一带一路等有望进一步驱动中国和亚非拉地区的经贸、金融等领域的合作;3)中国企业对亚非拉地区投资(FDI)高速增长,将进一步与商品和服务出口互相促进、正向循环。
然而,与亚非拉国家经贸合作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犹存。不可回避的是,与亚非拉地区的经济合作面临较高的交易成本,投资的波动性和风险溢价都可能高于发达国家——相对东盟和发达国家,亚非拉国家经济增长波动性更大、债务风险更高,中国与亚非拉的经贸合作,需要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8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