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伏设备领域,晶盛机电完成了“进口替代”向“行业龙头”的角色转换,而在半导体、先进材料方面新人的秀气还未完全褪去,未来能否打开第二增长曲线,顺利完成新的角色切换,再度复刻出一个晶盛机电呢?
作者
本刊记者李启辉
来源
《经理人》杂志
年3月30日,旨在促进国内新经济发展的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发布了“年中国新经济企业强”榜单,腾讯、阿里、字节跳动(抖音)依旧占据前三位置,总体来看,新经济强有超五分之一企业更替,整体竞争格局仍呈快速发展与变化态势,其中先进制造业占比创新高,作为先进制造细分领域里龙头企业之一的晶盛机电(.SZ),其排名提升了68位至总排名第80位,成功挺进百强榜单。
晶盛机电成立于年,并在随后两年里,研发出了国内最大全自动直拉式单晶炉,奠定了公司技术地位。
年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往后发展中,公司以光伏设备为基石,逐步延伸至蓝宝石、光伏耗材(石英坩埚、金刚线)、半导体设备、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领域,正式确立公司“设备+材料”双核驱动模式。
公司一路秉持“打造半导体材料装备领先企业,发展绿色智能高科技制造产业”的企业使命,坚持科技创新,夯实自身研发技术水平,带领企业航向更美好的未来,同时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动力,彰显企业担当。
时光荏苒,公司已经上市十个年头了,其营收规模也从最初的不足1亿元到年突破百亿元,巅峰市值也顺利突破千亿级别。
据东吴证券年4月28日研报显示,预计-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95亿元、.65亿元,同比增长61%、23%,对应PE为18.64倍、15.10倍。多年的孕育,终于造就了量能指数级增长,那么接下来的道路又该通向何处?
行业风口助力跨越式发展
面对气候条件持续恶化,年我国提出要在年达到“碳达峰”,并力争在年实现“碳中和”,受此行业政策影响,新能源产业链迎来了风口。由于晶盛机电所处行业是光伏上游产业链设备端,受益于下游大幅扩产影响,公司开始出现爆发性增长,行业红利切切实实表现在公司业绩上。
年至年三年间总资产规模从.00亿元上升至.90亿元,提升了近3倍,相比年之前,可以看得出来,公司体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市值也迈向了千亿级别,真正奠定了行业龙头地位(图表1)。
随着规模的上升,公司存货指标也出现了较大幅度波动,近五年存货价值分别是14.51亿元、13.89亿元、25.80亿元、60.51亿元、.90亿元,五年间存货规模上升了近8倍之多,该指标的夸张程度或许会让人觉得公司是不是出现了问题,但是细分研究,结果却与之相反。
根据年年报显示,公司.9亿元存货规模中,发出商品价值约93亿元,由于会计准则影响,需要下游客户验证后才能确认收入,故而计入存货当中。如果剔除这块影响,余下存货规模约30亿元,相比以往并没有出现大幅增库存情况。库存商品价值约10亿元,那么这块会不会存在减值风险呢?
根据公司财务数据分析,年至年公司合同负债分别是20.03亿元、49.64亿元、94.65亿元,也就是说这三年行业高景气下,公司合同负债从无到有,并且规模与公司年营收相当,这不仅对冲掉公司存货风险,还侧面印证了公司未来业绩可以得到充足的保障。
另外,合同负债与营收规模相当,表明公司专注主业,企业核心利润质量非常高,在公司采取的以销定产、以产定购模式下,其存货风险就变得很低了。
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1.18%,相比年提升了27.96%,负债规模看似令人担忧,实则虚标严重。根据年年报显示,公司总负债为.7亿元,剔除上面提及的合同负债科目影响,其负债规模下降至82.05亿元,整体负债率约为42.2%,基本回归至年同期水平,整体负债率处于可控区间。
值得注意的是,年公司新增了一笔短期借款,数额为10.9亿元,公司在年报中表示该笔款项主要用于控制流动性风险。
从公司经营性角度分析,年公司应收账款为25.38亿元、应收票据为0.32亿元,应收账款融资为24.04亿元,预付款为9.58亿元,合计规模约为59亿元,应付账款为41.34亿元,应付票据为22.17亿元,合计规模约63.5亿元,整体规模能实现较好对冲情况,但是从细分结构分析,应收票据并没有很好对冲掉应付票据,且公司有应收账款融资性需求,侧面也体现了应收款回款周期较长,不够优质,以致于公司需要信用借款去缓解流动性风险。
往底层看,虽然公司能够利用其经营性负债维持企业正常生产销售,但实际上并没有龙头企业对上下游拥有充足议价权的那种能力,或许这与公司大客户依赖性(年年报显示,公司前五客户销售额占整体营收70%)存在一定相关性。
资产的优质体现必然与公司经营管理、投资回报息息相关。根据图表2数据分析,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亿元,相比年提升了3倍多,而归母净利润提升约4倍,由5.82亿元上升至29.24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速要优于营业收入增速。具体分析,公司毛利率基本维持不变,近五年平均毛利率为38.2%,而期间费用率从13.45%下降至10.42%,费用管控能力不断提高使得归母净利润增速要好于营业收入增速。
费用端方面,占比最大的是研发费用,年研发费用7.96亿元,近五年增长速度跟利润相匹配,其次是管理费用,年管理费用为2.87亿元。近些年财务费用一直处于负值,也就是说公司并没有依赖金融性负债去支持企业的扩张,相反企业自有资金还带来了小幅利息收入。
由于大客户依赖性影响,公司在销售方面的费用支出非常低,年销售费用率为0.42%,鉴于公司行业龙头地位及以销定产模式,公司未来在销售方面的支出,基本都是在开拓新业务上。
年晶盛机电期间费用率为10.42%,期间费用率/毛利率为26.29%,可比公司捷佳伟创(.SZ)为5.06%、19.87%,奥特维(.SH)为15.52%、39.88%,从指标上分析,公司费用管控能力处于中值水平,与捷佳伟创相差比较大,具体来看,公司在研发及管理支出占比要高于捷佳伟创,而财务费用贡献要比捷佳伟创少2亿元左右。剔除研发费用影响,公司的费用管控能力在行业中处于优秀级别。
优质的企业其净资产收益率(ROE)必然是让人感到满意的,毫无疑问,晶盛机电可以称得上是一家优质的企业。年晶盛机电的ROE高达33.82%,其五年平均ROE为22%,根据杜邦分析法,近三年内公司ROE快速上升主要是因为营业净利润率持续提升影响,毛利率小幅提升,主营业务规模爆发下,公司营业净利润率相比年提升了8.86%,总的来说,公司ROE提升主要是实际业务规模影响所致,财务杠杆影响效果较弱,其价值含量非常高(图表3)。
对比同行捷佳伟创,公司年ROE高18.18%,近五年平均ROE高5个百分点左右,主要是因为公司毛利率大幅领先捷佳伟创,以致于在营业净利率上与捷佳伟创拉开差距。相比奥特维,公司年ROE落后3.94%,近五年平均ROE低约2个百分点,从结构来看,奥特维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杠杆模式,但是在营业净利润方面,其费用管控能力并不比公司优秀,以致于基本相同毛利率情况下,其营业净利润率却大幅落后于公司。
科技创新引领新航向
高毛利率下必然离不开技术的支撑,晶盛机电作为一家专注于“先进材料、先进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出身的曹建伟及邱敏秀深知技术研发对公司的重要性,并将其刻入公司发展灵魂之中。
截至年底,公司在国内拥有3个研发中心,海外1个研发中心,10个专业研究所和2个专业实验室,其中研发人员为人,占比17.61%。年公司研发投入为7.96亿元,相比年同比增长了.97%,其研发投入是同期连城数控(.BJ)的3.5倍,奥特维的11.4倍,得益于专注技术创新,年公司有效专利数为项,其中发明专利81项。技术凝聚的壁垒,将持续造就公司在行业的先发优势。
在光伏设备领域,公司产品覆盖了硅片、电池及组件环节所需的关键设备,其中贡献主要利润来源的是晶体生长设备环节中的全自动单晶炉,该产品被工信部评为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连续六年销售收入在硅单晶生长设备细分行业中位居第一,若排除下游厂商隆基绿能(.SH)需求外,公司将占据90%的市场份额。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和相关预测,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GW(吉瓦,光伏装机容量单位),增长约35.3%,年全球光伏装机量预计将在-GW之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国内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下,其规模与技术等核心竞争优势将继续引领全球,随着竞争加剧,降本增效必然受到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9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