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机电产品 >> 机电产品介绍 >> 最新要求国企敢干民企敢闯,40年来民企
最新的经济会议指出:要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如何看这三个敢?国企有资源有人才,却往往缺乏“大干”的积极性,因为激励机制有很大约束,害怕犯政治错误。民企什么都缺,靠有限的资源积聚实力,想要做大做强只能尝试新方法,很容易触及各种边界,一不留神就被监管。外企当前受政治风向影响越来越大,都在努力“又白又专”,自己有鬼,自然也担心卷入政治性报复。因此三个“敢”都是在对症下药,要让三类企业尽可能打消顾虑。
在这三类企业属性中,国企是稳定大局的根基,外企则是市场、技术、政治的纽带,而民企才是活性因子,是经济增长、技术突破的最大变数!
先看一个城市样本,看看民企是怎么发展的
这是一座长三角的地级市,之前为县级市,上世纪九十年代升级为地级市。八十年代时,市里主要就两个较大的企业,A是当地乃至周边的龙头企业,B是部属企业,两家都是国营,都是做机电产品,当地人都以进这两家企业为荣,两家企业的职工退休后子女能顶替入岗。
两家企业的绝大多数职工都是本地人,技术人员中则有相当一部分是外地人,因为当时大学毕业生都是国家包分配,让你去哪就要去哪,否则得不到国家编制。
市区里的人多数都在工厂,大多都住在工厂的员工宿舍楼,一户三四十平米,甚至更小,挤上一家四五口人,这是常态。
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市里崛起了一家集体企业C,生产家电,规模不只超过了A,还在全国都很知名。C尽管不算是民企,但具备了很多民企的特点——一把手很牛,靠市场竞争胜出,内部制度不像国企那么僵化,引入了大量外地人才。
为了安顿好外来人才,C建了很多宿舍楼,具备了居民小区的雏形,员工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除此之外,市里还没有开始开发商品楼。
除了这三家企业,其他企业规模都很小,很多都是集体企业,真正的民企很少。不过随着这三家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了很多供应商和经销商,其中多数都是民企。
九十年代后期,A破产清算,两三千人丢了饭碗,在政府协调下,少部分人去了C,其他人则走向了社会。同时期爆发的下岗潮,把更多人推向了自谋职业的道路。一时间,个体户、小加工厂、贸易公司猛增,多个小商品城也人满为患,很多人不再有国企身份。
进入新世纪后,整体经济好转,市里的商业逐渐繁荣起来,解决了不少就业。接着各路房产开发商冒了出来,商品房小区随处可见,小区周边的商铺也跟着发展起来。很快原先的国企宿舍楼就所剩无几了,被拆迁后建成了商品房。
C企业在经历了无数风光后,由于盲目多元化,没能熬过新世纪的头十年。但这时的社会就业已今非昔比,出来的员工很快就能找到新的出路,所以并没有引起像当年A破产所产生的震动。
再后来,各种企业业态就非常丰富了,有产业园区、旅游、居民服务、电商工厂、商业广场等等,几乎清一色的都是民营。有没有大点的民企呢?有,都是制造企业,而且都在产业园区里。
中国民企发展的几次浪潮
上面这座城市很具有代表性,但由于少了成规模的外向型经济,所以代表得不够全面。真要看民企的发展,就必须放眼全国。
民企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后才逐渐成规模。值得一提的是,我不是太认可年是民企元年的说法,那只是制度层面的企业属性的确立。我所理解的民企,主要指一个牛人或一个小团队,在资源非常有限的情况下白手起家,靠市场竞争获得发展。因此在民营经济被正式提出前,为数众多的乡镇企业其实都可以算作民企,包括挂靠在国企但自食其力的企业。当然也包括出于资本运作的考虑,看起来属于外企或合资,但具备民企特点的企业。
1、先看80年代
改革开放后,尽管非公有经济逐步放开,但大多数资源都在国企手上,大学生包分配也是去的国企,各类市场也都没有上规模。但既然国家让做,就涌现出许多牛人,一穷二白地往前闯,能走一步是一步。
80年代国内生活水平还很低,生活物资要限量供应,消费品市场规模很有限。各地大企业都集中在重工、军工(或军工配套)、服装纺织、食品等,那时民企很难涉足其中。
家电是个例外,因为国企也没什么基础,大家起跑线差不多。当时家电属于奢侈品,比如年时国内冰箱产量只有40万台。比较有代表性的,美的成立于年,80年代开始生产家电,乡镇企业;容声成立于年,乡镇企业;TCL成立于年,尽管有国企背景,但却是与港商合资;康佳成立于年,也是合资企业;海尔成立于年,是集体制企业。
80年代的家庭
以上都是广东企业,内地的家电品牌则多是国企,比如海信、长虹、美菱。值得一提的是美菱,连它在内,当时有9家意大利阿里斯顿合资企业,引进的生产线和冰箱型号都一模一样。海尔则是跟德国的利勃海尔合资,叫琴岛·利勃海尔,外商撤资后改名为海尔。长虹是四川的军工厂,算是军转民成功的企业。
家电行业发展很迅速,到了年,冰箱产量已经到了台。
相比消费品市场,工业品市场相对成熟,但问题在于,大点的国企几乎什么都是自己做,而且不只是产品,甚至是企业办社会。尽管很难插进去,仍然出现了不少勇敢的民企,比如成立于年的万向,成立于年的沙钢,年开始做汽车玻璃的福耀,等等。
还有两个有特色的乡镇企业,大邱庄和华西村,属于村民联合体,也算是民企发展的重要样本(按“民企元年”的定义,这就不属于民企了)。
80年代开始了下海潮,很多体制内的能人走向了商业领域,诞生了很多后来的民企主力军。包括房地产开发(万科)、科技(联想、华为)、电子(德力西),不多列举了。
80年代有很多响亮的民营企业家的名字,比如步鑫生、马胜利、年广久、李书福,他们无一不是胆子很大,凭着满腔热情创出一条致富之路。
总结:80年代出口、房地产、资本市场这三驾马车都尚未成形,民企发展完全是万马奔腾的局面,大家在各自的领域中各显神通,但不可能做大。
2、再看90年代
有几个重要信号。
一是出口。非常巧合的是,年正好是个分水岭,在这一年我国的出口额超过了进口额,实现了贸易顺差。在此之前尽管也有过顺差,但并不持久,并且体量太小。而在年之后,只有年破过金身,实现了长期稳定的顺差,年顺差已超过了4万亿元。外向型企业蓬勃发展,各地大力引入外商投资,带动了纺织、鞋帽、小商品等制造业的发展。
中国历年进出口额
二是房地产。年开始实行商品房政策,到了90年代形成规模市场,强有力地拉动了建材、建筑、开发、装修、家电、集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形成的“土地经济”成为各地发展的基石;还让许多民企实现了原始积累,进一步投到了其他行业;同时促进了城镇化的进程,培育了庞大的消费市场。成立于年的万通是个标志性企业,他们的业务从海南开始,成长起来六位后来很有分量的民营企业家。
海南房地产泡沫
三是资本市场。年上海、深圳两地的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随后诞生了“老八股”,让国内企业找到了新的增长方式,也催生了资本市场的发展,让机构、散户有了投资致富的机会。年开始实行统一汇率制,大大促进了外资的进入。
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四是国企势弱。90年代国企改制进一步深化,经营不善的国企关停并转,减轻企业办社会的负担,引发了大规模的下岗潮。国企改制一方面给民企留出了更多空白市场,也向民企转移了大量资源;另一方面下岗潮也向民企输送了大量人员。
下岗再就业
五是基础设施和消费市场并驾齐驱。路桥、交通、通信、电子、计算机等领域快速发展,民企在科技、重工、交通工具等领域全面发展,并且出现了一大批上规模的民企,有些甚至成为了行业领头羊。
总结:经济三驾马车成形,民企产生分化,低端小企业继续发展,但他们不再是民企的代表。走向规模化发展的大型民企继续往前闯,甚至走向了世界。这个阶段的民企,具备了做大的条件,是为了做大而闯,是有规划地闯。
3、年后
大家对新世纪的情况都比较了解,就不多说了,只讲几个重点。
一是年入世,外向型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制造快速崛起为世界第一,在中低端产品的数量上占据了相当的份额。
二是电商发展,数量庞大的制造企业有了新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外贸受影响的情况下,电商的爆发式增长维持了企业发展。电商发展还带动了物流行业,几乎是清一色的民企。
三是产生了世界级的民企,比如华为、联想、万科、万达、海尔、美的、三一重工、福耀玻璃等,成为民企发展的标杆,让广大民企看到了做大做强的希望。
四是互联网企业的崛起,在资本的助推下,“大而亏”的模式造就了许多巨无霸企业,垄断了各自的领域,成为重要的市场力量。
五是科技型企业四处开花,同样也是因为资本的推动,各类软硬件、医药企业层出不穷,尽管体量一般,但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二级市场的发展。
六是国企混改持续推进,民企参与到国有资产重组中,以一种新的企业形式参与市场竞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民企通过这个方式获得了更“有利”的身份。
另外,房地产、基础设施领域“涛声依旧”,尽管在政策影响下有所波动,但并没有真正伤筋动骨,仍然是民企的主战场。
总结:民企成为越来越多领域的领军者,甚至是规则制定者,随着他们成为国内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成为政策制定的参与者,另一方面也受到更多的监管。这些大的民企不能无所顾忌地向前闯,而是要适应如何与国企如何平起平坐地共存。
民企今后怎样才算“敢闯”?
民企发展到今天,早已不再是小型、低端、生存难的代名词。但在新形势下,民企究竟应该是什么定位呢?或者说怎么做才是官方所希望的“敢闯”呢?
这里斗胆谈三点。
1、拥有垄断地位的,要成为“国民企业”。
上市只是成为公众公司,国企、民企中有很多都成为了公众公司,但仍然没能很好地解决共存问题。因为公众公司只是在资本市场上开放,尽管也要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却并没有实质性地在社会责任上更进一步。
就拿互联网公司来说,他们所运营的社交平台、电商平台、移动支付、外卖平台、打车平台、快递等,早已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该再将企业利益作为最优先目标。
因此这类垄断企业应成为“国民企业”,尽管不是国企,但也要接受更多监管,要履行更多社会责任。简单说,就是拥有“国家队”的身份和威望,却又有民企的先进生产力。
民企要成为“国民企业”,需要进行很多改造。最重要的是决策机制,要使得企业发展符合政策方向,而不是以个人意志为导向。
从民企改造成“国民企业”,也是“敢闯”的一种体现。
2、致力创新的,要创造真正的价值。
在许多创新的领域,比如芯片、生物医药、新能源车、物联网等,都是民企的天下,因而获得了资本的争相追捧。
创新企业获得了最多的、最开放的政策,理应义无反顾地向前闯。只有技术的商业化获得成功,资本化才能持续。
也正是由于资本的造富诱惑,有些所谓的创新企业其实名不副实,并没有拿得出手的硬实力,却靠包装赢得了资本的助力,甚至还到二级市场上大肆圈钱。
只有让更多真正的创新民企敢闯,才能驱逐那些李鬼。
3、控制规模,向“小专精”方向发展。
能做到垄断、技术创新的企业毕竟只是少数,更多的民企如何闯呢?
民企一直以来有个通病,就是盲目多元化、集团化,以至于最终迷失了方向,没什么核心竞争力。之所以会这样也并不奇怪,因为白手起家的民企都是靠某个机会发家,多数情况下成功都不能复制,因而创始人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然而敢闯并不是乱闯,民企发展早已过了野蛮生长的阶段,应该采用更稳健的发展方式。更多民企应该定位“小专精”,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打造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总结一下,“敢闯”一直都是民企的法宝,然而以往更多是无奈,是处于不可控的状态。现在再提“敢闯”,应该在企业质量上提升量级,是对持续发展有更多的可控。如此,才能更好地用好政策红利,才能在经济增长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立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