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机电产品 >> 机电产品介绍 >> 宏观经济专题报告从量价结构拆解出口韧性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鑫证券,谭倩,朱珠,杨芹芹)
1、现状分析:8月出口增速回落,量跌继续价涨趋缓8月出口增速放缓,对美出口年内首次负增长。8月份出口金额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1%,1-8月累计出口金额2.38万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5%。从主要出口国来看,三大贸易伙伴仅有东盟仍维持在较高的增速,维持了5月份以来的高光表现,8月份同比增速25.1%。而欧盟在能源危机的压制下对出口的贡献开始逐渐减弱,单月出口额同比增速从上月的20%至9.9%,对美出口也出现了年内的首次负增长,8月份同比减少3.8%。
从主要的出口品来看,大部分商品延续量跌价涨的逻辑,但是出现了量跌的加速和价涨的放缓。从数量来看,大部分的出口品继续延续数量下行的趋势,且量跌加速。8月份12种主要重点出口商品中,仅有成品油、手机以及汽车三项出口数量环比增长。陶瓷、铝材、家用电器以及液晶显示模组四类商品则是出现了数量环比增速的转负,显示出量跌逻辑的加速。从价格的因素来看,12中商品中依然有9种商品保持了价格正增长,但是箱包、鞋靴、汽车以及液晶显示模组这四类商品价格同比增速下行,价涨的逻辑减弱得到印证。
8月份出口数据显示出了发达国家需求快速回落,预计后续将继续对我国出口产生压力。从量价的角度来说,当前量跌价涨的逻辑还在,但是出现量跌加速而价涨不足的情况,我们预计下半年出口逻辑将从量跌价涨转变为量价齐跌,继续给出口增速产生压力。
2、疫后复盘:从防疫到新能源,从量涨到价涨出口结构在疫情期间的两年经历了风格的切换。年,中国出口在一季度受到疫情的打击,同比增速大幅回落,但是在疫情得到控制后,出口增速逐渐企稳并创下历史新高的数据。从主要的出口品来看,年的出口品呈现出了防疫与制造并重的局面。作为最早从疫情中恢复的国家,中国不断地给世界各地出口防疫物资。因此可以看到防疫相关的出口都有比较明显的增长。其中口罩所属的63章-其他纺织制成品,防疫测试相关的98章-特殊交易品及未分类商品以及30章药品的年出口额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了%、%和44%。
与此同时,中国开始承担起全球替代生产的任务,84章和85章的机械电子产品,39章的塑料制品,94章95章的玩具家具等杂项商品以及90章的光学和医疗设备等类别的出口额均较年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上行。而非必要的消费品和原料则是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回落,比如50章的蚕丝,24章的烟草以及91章节的钟表及其零件等,出口额均在年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回落,分别同比减少了49%、45%和27%。总结下来,机电作为中国主要的出口品,在年快速走出疫情和替代生产的角度下保持了一定的韧性。同时防疫物资的出口也弥补了疫情导致其他出口品的减少,因此年中国出口额能在疫情的情况下保持少增的态势,较年增加3.62%。
年中国出口结构再次出现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新能源相关产业链的出口开始增加,铅和锡作为新能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口增速在年分别达到了%和%,光伏和医学相关的90章出口品虽然在年保持了正增长,但是其年增加值要快过年(.67亿美元VS77.36亿美元),可以看出来新能源的拉动要强于医疗器械的部分;另一方面,在世界各国从疫情中逐渐恢复的背景下,年被压抑的出口类别开始出现了复苏迹象:年出口同比减少的章目有55个,而出口金额同比减少的章目则仅有8个:针织品,鞋类,箱包类等消费属性比较强的出口品均出现了出口金额的正增长,分别较年多增了、39和34亿美元。
从出口金额的角度来看,84章和85章的机电项目的出口金额同比分别多增了亿美元和亿美元,贡献了38%的全年出口增长。除此之外,汽车极其零部件(不含铁道车辆)的出口金额同比多增亿美元,贡献了5%的出口增长。根据中汽协的数据,年中国车辆出口.5万辆,首次突破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31万辆,同比增长3倍,占总出口量的15.4%。因此年的出口是在整体恢复的情况下加上新能源产业链的强势,全年出口额3.36万亿美元,同比增速29.85%。
中国出口在量价贡献方面也经历了一定的切换。如果说年之后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带来的出口额的大增主要是出口数量的贡献,那进入到年以后这个趋势得到了根本的扭转,出口的主要推动力从走量转变为了抬价。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可以看出,年上半年出口数量优势大于价格,但是进入到了年以来,价格优势要强于数量,在出口价格的支撑下,国内出口得以在量缩的情况下取得超预期的增长。
HS分类的价格指数中,价格上行的章目由年的68个增加到了年的85个,其中机电产品价格通过比增幅11%,汽车及零部件增幅8.9%。HS分类数量指数中,数量下行的章目也由年的6个增加至了25个,其中机电类出口数量增速放缓明显,84章机械相关的数量同比增速从年的27%降低到了同比减少3.1%,85章机电相关的出口数量同比增速从年的19%降低到了年的2.9%。
3、价格展望:价格优势难存,出口支撑边际减弱成本端和汇率端均将使得出口价格的优势在下半年减弱。首先从价格结构来说,制造业出口价格指数在年以来就不断上行,创下了数据以来的最高值,而采矿行业的出口价格指数则是在海外大宗商品价格的推动下出现了一定的震荡走势,目前总体仍维持在高位。农林牧渔相关的出口价格则是一直下行。但因为采矿业和农林牧渔在我国出口金额中占比较少,而制造业是主要的出口品,因此制造业出口价格指数是我们主要的分析对象:按照SITC分类,年前七个月包含农林牧渔和采矿业的初级产品累计出口额为.6亿美元,而制造业代表的工业制品则是累计出口1.98万亿,占1-7月总出口额的95.6%。从总出口价格指数和制造业出口价格指数的高度相关中,也可以看出制造业价格指数对于整体价格的影响。
制造业出口价格由多方因素影响:上游原材料价格以及汇率带来的相对价格的变动都会影响并决定下半年国内出口价格优势能否延续,而航运成本以及集装箱价格等属于境外价格,并不包含在出口价格指数之中。从成本的角度来说,制造业的出口价格与PPI高度相关,但受制于出口的订单-生产-交货周期,往往滞后出口价格指数1-2个月,国内PPI在海外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的影响下在年出现了连续的下跌,出口价格虽然出现过短暂的背离,但是当前也出现了价格的回调,预计出口价格将同步PPI的走势。
展望下半年PPI趋势,一方面,在去年高基数和海外衰退担忧带来的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压力下,国内PPI仍会延续下行的态势;另一方面,俄乌冲突和冬季供需不平衡带来的能源危机又会对能源商品价格有所支撑,使得PPI的下行速度趋缓,预计PPI全年保持在5.5左右的平均值,但中枢下移会推动制造业出口价格下行。
从汇率的角度来说,当前海内外货币周期继续分化,进一步推动人民币汇率下行,进一步降低了出口的价格优势。在8月22号-8月28号的一周先后出现了国内降息的货币宽松和鲍威尔杰克逊霍尔会议讲话带来的鹰派预期,中美货币周期进一步背离。同时在海外衰退预期逼近的预期下,美元再次成为全球避险资产,人民币美元汇率突破了6.9的水位线,短期承压。后续来看,下半年国内经济的企稳恢复和央行外汇工具箱的支撑下,预计贬值空间有限。但是年美联储货币紧缩难转向,而国内货币较为宽松,经济修复力度较弱,因此汇率还有贬值压力,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破7的情况,汇率贬值仍将继续降低出口的价格优势。
4、下半年展望:全球需求减少,出口量继续下行由于我国对三大主要贸易伙伴东盟、欧盟和美国的出口占比超过50%,出口量的变化分析由此展开。东盟和欧盟主要进口的是生产制造相关的中间品,我国平均1/3的中间品出口是流向了东盟和欧盟,中间品分别占据中国年对东盟和欧盟出口额的53%和42%。
从具体分项上来看,欧盟主要的进口品除了机电以外,还有光学、运输设备等偏高端的生产品。而东盟则是进口了更多的矿产品、食品饮料、纺织陶瓷等劳动密集型的工业产品。美国则是进口了更多的消费品,从品类上来看,美国的杂项制品和鞋帽等消费相关度高的产品金额占比是在三个地区中最高的,其中杂项主要包含了家具和玩具等消费品。从BEC分类上来看,美国进口消费品的占比是三个地区中最高的,7月份美国消费品进口占总进口量的34%,年以来平均占比31%,而东盟和欧盟对于消费品进口反而比较少,平均只占进口额的20%和25%。因此从分析的角度来说,对于东盟我们要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6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