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产品

技术分享机电一体化概念设计的简单生产线

发布时间:2024/8/23 19:31:46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好 http://www.znlvye.com/
01前言

本次内容通过完成一个综合性项目,巩固、提高前面章节介绍的机电一体化概念设计的建模与运动操作。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第一,产线部件的三维建模;第二,机电一体化概念设计中的运动副、传感器以及速度控制和位置控制等的使用;第三,过程控制的运行时参数、运行时表达式的应用;第四,仿真序列的应用。最后介绍机电一体化概念设计未来发展方向。通过项目实践,使大家对机电一体化概念设计技术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能把握从任务目标到项目构想、从三维建模设计到机电概念设计的全部实施方法,为下一步学习虚拟调试技术打下基础。

02机电一体化生产线简介

机电一体化生产线:制造环境被设计为一个环式过程,一个阶段通向下一个阶段。大多数此类系统使用皮带在过程中移动产品和材料。通过在生产线上整合条码阅读器、成像和传感器等设备,使流程自动化成为可能。例如,包装好的产品可以在传送带上印上并记录其制造日期和有效期。一个机电一体化生产线系统中一般由结构组成要素、动力组成要素、运动组成要素、感知组成要素、职能组成要素五大组成要素有机结合而成,而构成生产系统的五大组成要素其内部及相互之间都必须遵循接口耦合、运动传递、信息控制与能量转换四大原则。

03创建数模

(1)创建一条简单生产线各部件所需的三维模型。

(2)在创建好数模的基础上按一定的规则组成一条完整的生产线。

(3)在生产线为各部件设置相对应的机电属性,运动副,传感器等,再通过设置运行时表达式,仿真序列编辑器等使生产线运行起来,一条完整的机电生产线就设置完成。

04机电概念设计

机电概念设计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机电概念设计的着眼点在于如何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适应,利用其它高、新技术来更新概念,实现结构上、材料上、性能上的变更,满足减小重量、缩小体积、提高精度、提高刚度及改善性能的要求。在机电一体化系统制造过程中,经典的机电概念设计理论与工艺应借助于计算机辅助技术,同时采用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等,形成新一代的机械制造技术。

机电一体化是集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未来机电一体化的主要发展方向有: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微型化、绿色化、系统化等方面。

机电一体化向智能化方向迈进。20世纪90年代后期,各主要发达国家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也为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05知识扩展—机电一体化未来发展方向

机电一体化新兴变体是生物机电一体化,其目的是将机械零件与人类整合在一起,通常以可移动小工具的形式出现,例如外骨骼。这是对“现实生活”的版本cyberware。可以考虑的另一种变体是用于先进机电一体化的运动控制,该技术目前被公认为机电一体化的关键技术。运动控制的鲁棒性将表示为刚度的函数和实际实现的基础。运动目标由控制刚度参数化,控制刚度可以根据任务参考而变化。但是,运动的系统鲁棒性始终要求控制器具有很高的刚度。航空电子也被认为是机电一体化的一种变体,因为它将电子和电信等多个领域与航空航天工程结合在一起。物联网和机电一体化是互补的。与物联网相关的许多智能组件本质上将是机电一体化的。物联网的发展迫使机电一体化的工程师、设计师从业者和教育者研究机电一体化系统和组件的感知,设计和制造方式。这使他们能够面对新问题,例如数据安全性,机器道德和人机界面。

06总结

本次内容主要介绍了机电一体化概念设计的简单生产线组成及方法,从建模到赋予机械部件物理属性最后整条产线运行起来。在机电一体化生产线需要很多内容的结合,从理论、方案、机械、电气等,要完成各方面环节的有效闭环。突破了原来传统机电产品的单技术和单功能的局限性,将多种技术与功能集成于一体,使其功能更加强大。能适应于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领域,满足用户需求的应变能力较强。而且简化了机构,减少了传动部件,从而使机械磨损、配合及受力变形等所引起的误差大大减少,同时由于采用计算机检测与控制技术补偿和校正因各种干扰造成的动态误差,从而达到单纯用机械技术所无法实现的工作精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69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