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产品

泸州职院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产教融合提档升级

发布时间:2022/11/2 12:45:20   
北京中科医院几级 http://pf.39.net/bdfyy/bdfal/161211/5112772.html

浩浩大江苍茫,馥馥桃李芬芳。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川南公共实训基地、龙涧假日酒店、园林般的景致……走在四川省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里,现代化气息拂面而来。“代英楼”“玉章楼”“求实厅”等名字时刻提醒着,这是一所经历过轰轰烈烈革命年代的百年学府。

崛起于社会动荡国难当头之时,拓业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建设时期,创新于气象盎然的新世纪,时刻在历史洪流中坚守责任与使命。周年校庆的脚步临近,回首两个甲子的历程,泸州职院从一所清末“求新于旧”的川南经纬学堂起步,由一所师范学校发展为专业覆盖地方经济产业的示范性高职院校,扎根西南,经天纬地,走出了一条产教融合发展的特色办学路。

延续精神谱系——

从革命精神到工匠精神的百年传承

年,泸州职院的前身“川南经纬学堂”成立,是四川第一所“新学”。学校在年即更名为“川南师范学堂”,后虽多次更名、搬迁,但始终主张变革,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开风气之先,领时代之新。

尤其是年至年恽代英任校长期间,大力提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平等”“提倡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多参加社会实践”等。

“今天,我们重视劳动教育和体育美育,重视实训和实践教学,坚持产教融合,都是对恽代英办学思想的传承。”泸州职院纪委书记熊剑说。

这是一所有变革基因的学校,更是一所有红色基因的学校,朱德、恽代英等革命前辈先后在此担任校长。

历史的脚步走到年,由泸州教育学院、泸州师范学校、四川省水利机电学校合并而来的泸州职院搬到了龙马潭新校区,学校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实训大楼拔地而起,产教融合不断深入……但在泸州职院党委书记何杰看来,最为重要的是文化熏陶,是传承好包含书院精神、革命精神、工匠精神、教育精神的泸职院精神谱系。

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张杰至今仍记得,入学时的新生第一课就是校史课,知道学校有这样辉煌的历史,她感到十分自豪。

泸州职院将地方史、校史中的红色文化和先进党史人物事迹作为立德树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融入各门课程,实现了课程思政全覆盖。“打造课程思政不只是为了学生,也是为了打造一支坚强的教师团队,让每个教师都守好自己一段渠,春风化雨地影响学生,让他们有更好的品格来成就自己的人生,成为天府工匠、大国工匠。”何杰说。

深化产教融合——

念好“融”字诀,专业产业无缝对接

泸州,自古便有“酒城”之称,与四川宜宾、贵州仁怀合称为我国的白酒“金三角”。

对泸州而言,白酒经济意义极为重大。整个市区内,光规模以上的产酒企业就有余家。从种植生产到包装物流销售,白酒企业覆盖全产业链,行业经济效益在泸州占据重要地位。

围绕泸州白酒产业的需求,泸州职院不断调整专业布局。

“从高粱预处理到发酵到最后酒出窖,需要12道工序;从产业链来看,包括原粮种植、白酒酿造、白酒物流、白酒营销四个基本环节。”泸州职院酿酒技术专业群负责人邓波介绍。针对后三个环节,该校组建了服务于白酒产业链全过程的酿酒技术专业群。

专业调整的目的,是为了高质量人才的培养。该校与中国酒业协会联合设立中国酒业学院,学生近名,成为酒业人才培养高地。

酒业学院拥有很多大咖级的兼职教师。听泸州老窖的副总经理沈才洪讲中国白酒文化,听郎酒公司的总工程师蒋英丽讲酿酒技能……酒业学院的学生未出校门,就能和行业内名家面对面,大大激发了他们对专业的信心和热情。

学院还不断地把学生送出校门,在酒企生产一线实训,体验白酒酿造、品评、勾调的流程;到各种酒业博览会、展会上感受行业的最新动态。

和酒业的无缝衔接,使学院培养出一批批既懂理论知识又懂酿酒技术,尤其对此行业深度热爱的高素质人才。该校招生就业处处长陈雄介绍,酒业学院毕业生本地就业率为92%,行业内就业率达%,岗位专业相关度达81%。

输送人才的同时,酒业学院还在高质量服务白酒产业链上的大小企业。

年,泸州老窖扩产,一次性扩招了0多名员工,急需进行理论和技术的系统培训,拥有授课师资、教学设计、专业设置和场地的泸州职院酒业学院即刻与企业签订培训协议,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成果共产,这使泸州职院酒业学院和泸州白酒企业真正成了“一家人”。

酒业学院与泸州白酒产业链的全面对接,只是该校产教融合的一个缩影。

泸州职院创新体制机制,围绕四川省现代产业体系和泸州“三大千亿产业”需求,精准发力,重点建设了中国酒业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智能制造与汽车工程学院等9所二级学院。

学校围绕产业链布局专业群,每个专业群,学校都与龙头企业、行业协会或园区合作,形成了共建产业研究院、共建产业学院、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建培训学院4种产教融合实践模式,共同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

比如,学校与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建设中德西南机器人产学研示范基地,开展机器人管理及专业技术培训;与北京哥大诺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建经纬诺博幼儿园,成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阿里巴巴(中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数字人才培养创新项目……

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融合,每天都在学校的各个专业群中生动地进行,推动着专业和产业的无缝对接。

引人才育人才——

师生人尽其长人人出彩

“当——”

5月19日上午,随着一声响亮的敲锣声,泸州职院为改善教职工住房条件建设的龙涧书苑小区物业,开始为第一批30名教师发放新房钥匙。

陈光玖是泸州职院引进的博士,幸运地成为第一批收房的教师,这套平方米的房子是他被引进学校之后享受的福利之一。

近几年来,泸州职院“五湖四海,广泛引才”,仅近3年就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38人。

为实现内培人才“提升快”、外引人才“留得住”,泸州职院一方面强化教师专业技能提升和海外培训,不断提升教师学历、职称层次,另一方面大力改善住房、食堂、体育锻炼设施等条件,不断增强教师的归属感、荣誉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坚持人尽其长,开展干部公开选拔、全员竞聘;实施绩效分配制度改革,对获得突破性成果的予以重奖,短短几年时间,学校教师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干事创业氛围。

与此同时,泸州职院的学生也在这个搭建了各类舞台的校园里自由地成长。

级汽车中德一班学生沈婧等组建的团队,研发出的“车清新”产品,不仅具有超温或有害气体超标时自动开启换气模式的功能,还能够提供独立网络,车主通过手机可与车辆实时联网,远程操控。

5月24日,喜讯传来,该作品获第十六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回首整个过程,沈婧认为一路上最重要的,还是“学校创业老师提供的全方位指导,和实训基地提供的强有力支撑”。

在泸州职院,学生毕业时不仅有学历证书和技能证书,一般还会再带上一个生活技能类的证书,如驾驶证、烹饪证书等。

如今,该校毕业生已经得到了市场的检验和认可。“学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平均薪酬逐年提升,用人单位满意度在95%以上,学生专业相关度达72%,本地就业率达82.5%。”陈雄颇为自豪地说。

大江东去连天碧,耕耘不辍双甲子。

历经坎坷与辉煌,如今,泸州职院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燃情岁月,何杰为学校绘制了一张崭新的蓝图:“在传承百年精神文化的同时,办成一所一流的高水平职业院校,最终办成一所职业技术大学。”

作者:本报记者易鑫

责任编辑:曹金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4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