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机电产品 >> 机电产品发展 >> 商务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解读2019年外贸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者按年以来,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在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情况下,我国外贸承压前行,实现了量的稳定增长和质的同步提升,成绩喜人,殊为不易。
这一年,不断释放创新活力,优化国际市场布局,贸易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有声有色,助力中国制造、中国服务行走世界。
未来,要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巩固外贸传统优势,培育竞争新优势,拓展外贸发展空间,积极扩大进口,坚定不移推动对外开放向更高水平迈进。
左图:年11月28日,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二期)投产运营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右图:年11月7日,在第二届进博会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工作人员展示爱沙尼亚啤酒。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提质量,开拓国际经贸合作新空间
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面对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奋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年,商务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
贸易结构持续优化。持续推动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国内区域布局、经营主体、商品结构、贸易方式等“五个优化”,取得了积极成效。年,对新兴市场出口增长6.8%,占比达49.2%;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长12.8%,占比达18.3%,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1.6%,占比达42.8%,较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跃居我国进出口第一大经营主体。机电产品出口增长4.4%,占比达58.4%,集成电路、光伏、医疗器械等重点产品实现两位数增长;一般贸易出口增长5.6%,占比达57.7%,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贸易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持续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际营销网络、贸易促进平台等“三项建设”,着力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标准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总数达到家,基地依托产业优势,不断增强集聚效应,示范引领作用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外贸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同时,利用出口信保短期险支持企业建设境外营销网络,认定首批6个国家级国际营销服务公共平台,累计服务企业余家,带动出口额26.3亿美元。此外,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实现了“越办越好”总要求,参展的世界强和龙头企业达家,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超过项,很多是“全球首发、中国首展”。
贸易动力转换明显加快。当前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已经成为外贸增长的新亮点,对传统贸易形成有益补充,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积极完善跨境电商政策,扎实推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达到59家,综试区支持企业在近百个国家建设海外仓逾千个,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对整体外贸增长贡献率达5.0%。市场采购贸易进出口规模显著扩大,对整体外贸增长贡献率达8.9%。
贸易市场主体更趋活跃。连续出台稳外贸、稳外资等系列政策措施,不断优化市场环境,有效降低企业负担,激发了主体活力。年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到了49.9万家,其中民营企业达到40.6万家,同比增长8.7%。一大批企业持续创新,从供给侧发力,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发展活力持续释放,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有效满足和创造了市场需求。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商务部将加强部门统筹协调,建立工作机制,制订贸易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研究出台具体支持政策。建立和完善贸易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体系和政策体系。
国际经贸合作将突出六个工作着力点:一是继续推动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国内区域布局、经营主体、商品结构、贸易方式等“五个优化”。二是加快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际营销网络和贸易促进平台等“三项建设”。三是积极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扩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继续推进二手车出口试点。四是发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加博会等载体作用,建立转移对接机制,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五是办好第三届进博会,培育一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六是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早日签署,为外贸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作者:商务部外贸司一级巡视员(正司级)江帆)
添活力,新业态成外贸发展新亮点
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聚焦“难点”,破解“痛点”,疏通“堵点”,以政策创新、监管创新不断释放企业商业创新活力,推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连续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成为外贸增长新亮点、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新政策组合拳拓展发展空间。实施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无票免税”政策,出台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解决了困扰跨境电商行业多年的税务问题。落实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新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过渡期后有关监管安排。出台《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寄递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跨境邮件快件服务水平逐步提升。推动海关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配套认证标准,对跨境电商平台企业、进出境快件运营人制定单项分类标准。修订市场采购贸易监管办法,简化申报清单和随附单证、便利企业出口。
新业态成为外贸稳增长“助推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拓宽了市场渠道,也推动了我国外贸监管方式革新和管理效率提升。年,新业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进出口规模已达年的3倍。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1亿元,同比增长38.3%,高于外贸整体增速34.9个百分点。市场采购贸易出口.5亿元,同比增长19.7%,高于全国出口增速14.7个百分点,拉动全国出口增长0.6个百分点。
新业态成为区域协调发展新平台。年12月15日,国务院批复新设24个跨境电商综试区,综试区总数达59个,其中中西部地区为27个。郑州、长沙等中西部综试区因地制宜完善政策体系,开展“优商优品”等培育项目,培育了一批优秀跨境电商主体,扶持了一批成熟企业,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外贸发展。加上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和二手车出口业务等,新业态试点已覆盖全国29个省区市,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新业态发展格局。
新业态成为创新创业“亮丽舞台”。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各综试区设立“创客小镇”“众创空间”等各类孵化基地、平台共37个,年新增跨境电商企业超家。前三批35个综试区已建设海外仓超个,服务范围辐射全球。浙江、山东、江苏等已认定省级公共海外仓超百个。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的备案主体数量超14万家。
新业态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培育自主品牌。杭州综试区建立新品牌培育名单,年已累计为超过家企业个品牌提供品牌培育指导和服务,实现自主品牌出口超10亿美元。提升设计研发能力。浙江某企业每日设计研发服装新款超款,建立“先订货、后生产”的柔性供应链,日均订单超万单,年销售额超20亿元。搭建自主销售平台。部分跨境电商企业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为目标市场的垂直细分平台发展壮大,东南亚、中东等地区排名第一的电商平台,均为中资企业。外贸新业态不断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发展。
新业态为国际规则提供“中国方案”。推动构建多双边规则框架。向世贸组织提交中方关于电子商务谈判的原则立场和提案,在G20、金砖峰会等多边场合提出电子商务合作倡议,在自贸协定谈判中提出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大力发展“丝路电商”。与越南、俄罗斯等22个国家签署电子商务合作备忘录,加强政策沟通、公私对话、企业对接。开展地方、企业间国际合作。“中国方案”正日益成为“全球规则”。
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正不断孕育壮大。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鼓励在外贸领域运用新技术新工具,创新商业模式,细化贸易分工,探索创新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据测算,未来3年至5年二手车出口规模可达数十万辆。推进加工贸易保税维修业务。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主动承接国际维修和再制造产业转移,年开展8个加工贸易保税维修项目,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作者: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朱咏)
年1月16日,满载年货的中欧班列抵达西安。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扩进口,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积极扩大进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国际国内发展大局,坚定不移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部署。年,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通过降低进口关税、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放宽市场准入等一系列举措,积极扩大进口。全年我国货物进口14.31万亿元,同比增长1.6%。四个季度进口额分别达到3.26万亿元、3.49万亿元、3.72万亿元和3.85万亿元,进口规模逐季攀升。12月份,进口额达1.34万亿元,同比增长17.7%,创月度进口历史新高。
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示大国担当。共有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多家企业参展,其中世界强和龙头企业家,展览面积增加到36.6万平方米。超过50万境内外采购商到会,累计意向成交.3亿美元,比首届增长23%。0多名境内外记者到会采访报道,进博会已成为国际采购交易平台、贸易投资促进平台、人文交流学习平台、世界开放合作平台。
多次下调进口关税,激发进口潜力。自年1月份起,我国对余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自年7月1日起,对项信息技术产品降低关税。年12月23日,我国又宣布自年1月1日起下调余项商品进口关税。关税总水平持续降低,便利了全世界高品质商品进口,更好满足了国内生产生活需要。
不断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高标准提升营商环境。我国积极推进实施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实施率已达96.2%,剩余措施将于年2月22日之前全部落实到位。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实行进口许可证件申领和通关无纸化,取消45项旧机电产品禁止进口措施和项自动进口许可措施。年10月份,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排名大幅提升15位,名列全球第31位,连续两年入列全球优化营商环境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并于年1月1日起实施。
拓展进口市场,推动形成多元化格局。年,自欧盟、东盟、拉美进口分别达1.91万亿元、1.95万亿元、1.14万亿元,增幅分别达5.5%、9.8%、9%。其中,自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巴西、俄罗斯进口增幅分别达到18.8%、8.1%、9.2%、7.4%和7.5%。我国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进口增长6.8%,占进口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
保障国内供应,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利用国际市场调剂国内需求,水果坚果、食用植物油、猪肉、牛肉进口大幅增长,全年进口量达.8万吨、.3万吨、.8万吨、.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5.5%、51.5%、75%、59.7%,全年新增16个国家肉产品准入,稳定了市场价格。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全球份额提升,我国进口对全球贸易的贡献不断增强。年,我国消费品进口增长近20%,占进口总额已超过10%,进口额超过1.4万亿元。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乳制品、猪肉、棉花、大豆、酒类、集成电路等产品进口国,还是汽车、手机等产品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年有望继续保持全球第二大进口国地位。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进口贡献了全球进口增量的六分之一,是全球经济的助推器。
年,我国将继续采取措施积极扩大进口。办好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着力培育一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促进进口消费升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继续扩大市场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多双边合作,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全方位、全领域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作者: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张力)
拓市场,持续优化国际市场布局
进一步开拓多元化市场、优化国际市场布局是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年6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以企业为主体,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商务部会同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落实,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大力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目前,我国货物贸易的“朋友圈”已扩大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布局更趋优化。
新兴市场占比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保持较快增速,市场容量持续扩大,已成为我国企业开拓的重要目标。年1月份至11月份,我国对新兴市场出口7.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占外贸出口比重49%,比年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出口4.7万亿元,增长11.7%;对东盟出口2.2万亿元,增长16.2%。
主要贸易伙伴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相关企业通过开发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品牌影响力,在主要贸易伙伴的市场份额稳步扩大。我国继续保持欧盟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市场份额提升0.7个百分点至20.4%。同时,我国在日本、韩国、印度、印尼、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南非、巴西、墨西哥等国市场份额均进一步提高。
产品竞争力提升助力新市场开拓。一方面,我国对新兴市场出口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年1月份至11月份,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机电产品2.5万亿元,增长13%;另一方面,我国自主品牌产品打入中高端国际市场。例如,我国相关企业生产的工程机械,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上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且价格具有竞争优势,已进入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市场。
企业开拓新市场能力不断提高。年,我国企业迎难而上,加大研发力度,加快转型升级,风险应对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民营企业国际视野不断拓展,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成为开拓多元化市场的主力军。民营企业对各主要市场出口均呈现增长态势,在保持传统市场优势的同时,对东盟、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了25.6%、11.4%、15.6%。
市场空间拓展的秘诀在于中国企业持续创新,努力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同时,得益于各地各部门出台的务实有效的政策措施,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优化提升。
首先,加快自贸区建设,营造良好国际环境。目前,我国已与25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7个自贸协定,自贸伙伴遍及亚洲、拉美、大洋洲、欧洲和非洲。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15个成员国整体上结束谈判,标志着世界上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首次采取负面清单方式开展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自贸区建设迈入高标准的“负面清单”时代。
其次,完善合作机制,畅通贸易渠道。年,我国与沙特、匈牙利、南非、俄罗斯等6国新建贸易畅通工作组,务实推动解决双边贸易领域问题;与意大利等5国新签电子商务合作文件,累计与22个国家建立电子商务合作机制。
再次,搭建各类平台,做好贸易促进工作。年,我国在印尼、匈牙利、越南、俄罗斯等18个“一带一路”国家举办了25场展会,2余家品牌企业参展。贸促会积极支持余个境外展览项目,参展企业约6.6万家。
同时,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提高便利化水平。减税降费、加快市场准入等一系列举措,既满足了国内消费升级需要,又促进了贸易平衡发展。
未来,商务部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构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进一步完善贸易畅通工作组等合作机制,提升贸易促进活动质量和效果。提高信息发布和商事法律等公共服务水平,支持建设国际营销体系,帮助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持续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助力贸易高质量发展。(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作者: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张斌)
促转型,外贸发展贡献不断加强
中国外贸发展不仅改变了自己,也影响了世界。
年4月份的一天,沙特阿拉伯西北部一座三线城市卡西姆的中学老师法蒂玛,通过手机在杭州某电商平台下单中国品牌充电宝,短短24小时之内,来自中国的充电宝就准时到达法蒂玛手中,这仅仅是数百万细分品类中国制造消费品通往全球之旅的一个小小缩影。
近年来,中国外贸通过技术和服务创新,带动中国产品集体出海,不断拓展海外市场,为海外消费者提供了全新消费体验,提升了当地产业链,促进了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中国外贸发展不仅促进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也为带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外贸发展有力推动了开放型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加快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外向度越高,经济发展水平也越高。年,中西部发挥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深度开拓海外市场,全年货物进出口增速高于东部9.8个百分点。在外贸增长助推下,以湖南、湖北、安徽为代表的中部沿江省份经济增速保持快速增长,有效缩小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一批地方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了一批特色明显的“超强”小镇,有力拉动了县域经济发展。
外贸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人数1.8亿以上,极大缓解了就业压力,创造了国民福利,有力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城乡统筹发展。除了传统贸易方式,外贸新业态的发展也在不断创造更多就业。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注册企业已超2万家,带动就业超过万人。面对加工贸易发展的新形势,各地商务部门积极推进保税维修等高附加值项目落地,仅山西富士康手机保税维修项目就带动1.8万人就业。
外贸助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通过国际贸易交往,中国企业吸收国际智慧,参与全球产业协作,并向全球分享科技创新成果。华为、京东方等一大批企业与国外企业积极合作,深入参与国际通信技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产业开放融合。华为年5G手机出货量超万台,仅在前三季度就与全球各大运营商签订了60多份5G商用合同,为全球实现5G快速商用贡献中国力量。比亚迪纯电动客车销量突破5.5万台,运营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打造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方案”。
进口已成为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物质需求的重要来源。年消费品进口增长19%,为连续第四年保持增长,规模创历史新高。其中,电动载人汽车、水果、化妆品进口分别增长1.2倍、39.8%和38.8%。中国已是全球乳制品、猪肉、棉花、大豆、酒类等产品第一大进口国。肉类多元化进口促进保供稳价,年我国积极扩大猪肉等肉产品多元化进口来源,新增16个国家肉类产品准入。药品和医疗设备关税下调减轻了民众就医成本。自年起,对包括50余种抗癌原料药在内的部分原料药实施零关税,全年医药品进口增长25.8%。今年起内窥镜、听诊器等常用医疗设备关税也进一步下调。
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连续11年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10%以上。在此基础上,中国积极搭建进口博览会等新平台。第二届进博会期间,仅在科技生活馆,全球知名企业就首发30多个重量级新品,包括松下居家养老家电解决方案、三星折叠手机等。进博会已成为全球博览会中首发新品最多的博览会之一,中国成为国际新品“首秀场”。年“双11”活动期间,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2万个海外品牌通过天猫国际为中国消费者提供超过62万款消费品,天猫国际、京东等跨境电商企业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的全球购物车。(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作者:商务部外贸司二级巡视员(副司级)刘长于)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