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机电产品 >> 机电产品发展 >> 培育钻石产业研究供给孕育爆发契机,需求延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盛证券,鞠兴海、赵雅楠)
1.供给孕育爆发契机,需求延续高景气度
1.1培育钻石vs天然钻石:如出一辙
钻石的定义:天然钻石为经过雕琢后的优质金刚石,培育钻石为宝石级的人造金刚石。天然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已知最坚硬的物质,形成于地下公里深处的碳元素层中,高温高压的环境可在数天内将石墨形态的碳元素挤压成金刚石结构,并历经数百万年数十亿年以上的地壳运动到达地表,成为稀缺的矿物资源,其中质优粒大的宝石级金刚石可被称为天然钻石。
金刚石作为优质的碳材料具备超硬、耐磨和抗腐蚀等优异力学特征,以及热学、光学、声学、电学、和化学等优异性能,可广泛应用于金属及合成料、电子电器、医疗检测、国防军工等高科技领域。由于天然金刚石储备稀少和开采难,无法被大范围应用于工业领域,因此现代科技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CVD)与高温高压法(HPHT)在实验室模拟天然金刚石形成的苛刻条件,将游离的碳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化学键,以精密工艺制作出与天然金刚石完全一致的人造金刚石晶体,其中品质较高,颗粒较大的人造金刚石单晶可用于时尚饰品成为培育钻石。
天然钻石与培育钻石均为纯碳结晶,各类属性完全一致。区别于市面上流传的“仿钻”(莫桑石、皓石、水晶),培育钻石在化学成分、光泽、色散、硬度等物理属性方面都与天然钻石完全相同,仅是人工生产过程导致其生长纹路有所不同。普通鉴定设备与均无法区别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的差异,仅有专业度极高的珠宝鉴定机构可通过光谱、晶体生长纹路以及阴极发光等方法进行鉴定区分。
培育钻石在可持续发展、产品设计与性价比上更具优势。1)培育钻在实验室的人工环境即可合成,不产生地表破坏,具有低碳排和低耗水的特点,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远低于天然钻石。2)培育钻石省略了昂贵的地表开采费用、人工费用与渠道费用,批发价格仅为天然钻石的30%-50%,性价比优势更突出。3)人工实验过程中可对培育钻的尺寸颜色进行一定程度修改,形成彩钻与异形钻等高品质宝石,设计感更丰富,可满足时尚消费者的定制化需求。
市场标准明朗,权威机构认证。年国际标准组织(ISO)率先颁布《珠宝首饰-钻石业消费信心》标准,培育钻石首次得到权威组织定义。年7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为培育钻石“正名”,重新修改了钻石的定义,并将实验室培育钻纳入钻石大类,目前钻石业界主流的四大评级机构IGI(美国宝石研究院)、GIA(国际宝石学院)、HRDAntwerp(比利时钻石高等评议会)与NGTC(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均已陆续推出与天然钻石一致培育钻石分级体系,为培育钻石在珠宝首饰领域内的身份提供了强有力的公信力背书,有效解决培育钻石等级评定混乱的问题。
1.2供给端:天然缺口与稳定技术孕育爆发契机
供给端三大变化催生培育钻石爆发契机。年全球培育钻毛坯产量达万克拉,天然钻石毛坯产量达1.11亿克拉,培育钻石占全球钻石产量比达6.1%,同比年提升2pct;零售端全球钻石珠宝市场达亿美元,培育占全球钻石珠宝市场比重为8.82%,其中美国市场比重为12.06%。据CitiResearch与TransparencyMarketResearch测算,年全球培育钻石需求将达到万克拉(过去3年CAGR为20.11%),在未来仍将维持良好的增长性。我们认为,培育钻石行业的爆发契机主要来自于供给端的变化:(1)疫情之下天然钻石供给缺口孕育培育钻良机;(2)培育钻步入成熟期,可以低成本稳定量产大颗粒合成钻石;(3)高毛利水平更吸引终端零售商,牌布局加速消费者认知度提升。
(1)天然钻矿储备有限,疫情加重供给压力。全球已探明的天然钻石储备量为14亿克拉,较同期增长27.3%,但天然钻石开采难度较大,对地表破坏严重,开采受限明显。且长期来看,作为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天然钻石储备与供给压力明显。当前天然钻石的开采格局由埃罗莎、戴比尔斯、力拓和佩特拉钻石四大巨头高度垄断,合市场份额达到65.8%。年起疫情流行严重扰乱正常采矿作业,对于短期钻石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均产生重大影响。主要钻石生产国俄罗斯的Botuobinskaya、AlmazyAnabara、Jubilee天然矿场产量出现大幅下滑,博兹瓦纳的Jwaneng和Orapa矿山产量下降26%,加拿大于年3月暂停了Ekati和Renard的采矿作业,力拓于11月也关闭了位于澳大利亚Argyle矿山。年疫情影响之下,全球天然钻石的毛坯产量同比下滑20%,达到1.11亿克拉。
预计未来天然钻石供给增长缓慢,培育钻石可实现部分替代。全球部分大型天然钻石矿山由于使用寿命到限或面临关停。其中年产量达万克拉,占据戴比尔斯9%天然钻石毛坯产量的Argyle矿山已于年宣布永久关停,埃罗莎旗下的Komsomolskaya矿山已接近停产并将于年关停,力拓旗下的Diavik矿山将于年关停。全球新建及扩建的项目暂时无法弥补矿山关停带来的钻石产量下滑,未来一段时间内天然钻石产量将持续承压。据FrostSullivan预测,至年中性情况下全球的天然钻石供给仅为万克拉,钻石市场将面临1.59亿克拉的供需缺口,培育钻石可有效缓和天然钻石的长期供给压力。
(2)培育钻石技术进入稳定期,可产出宝石级合成钻。培育钻石技术起始于年发表的合成金刚石理论,此后各国科学家纷纷进行小规模试验,年美国G.E.公司正式宣布通过实验室成功研制第一颗人造钻石。年以来我国培育钻技术不断实现破与升级,由郑州三磨所自主研发的金刚石六面顶压机问世,人造金刚石产品生产效率较国外研发的两面顶压机提高近20倍,产能产量均实现快速提升。
历经50年的改进与提升,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人造金刚石生产国,金刚石单晶产量达亿克拉,年增长7.9倍;出口数量达31.82亿克拉,较年增长20.21倍。HPHT合成技术已进入成熟期,可批量稳定产出大颗粒宝石级合成钻。在生产设备上压机吨位、油缸结构、油缸直径、整机精度、同步性和控制系统方面得到不断提升,生产成本产品也得到显著改善。中兵红箭旗下子公司中南钻石已掌握20-50克拉培育金刚石单晶合成技术与厘米级高温高压法CVD晶种制备技术,我国头部人造金刚石制造业生产实力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
(3)培育钻石高毛利吸引零售商,品牌布局加速认知度提升。黄金、铂金、银等传统贵金属珠宝零售受限于经营业务模式与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盈利能力较弱,毛利率水平低下。根据Wind二级行业分类,年珠宝板块14家A股上市公司综合毛利率水平仅15.59%,净利率水平为-1.35%。以曼卡龙个股为例,年产品拆分中K金/素金/铂金/黄金毛利率水平分别为26.16%/16.66%/13.81%/10.80%。作为工业品,培育钻石的原材料为廉价的石墨与甲烷,中间制造环节也省略了高昂的开采与人工成本,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产品盈利能力水平可观。其次人造钻石具备一定市场溢价,零售环节加价率远超天然钻石,品牌商毛利率水平可达50%以上,而天然钻石毛利率水平仅30%左右,随着未来消费者教育的完成与消费提升,培育钻石市场有望放量增长,因此人造钻石的高毛利率水平与广阔的市场机会更吸引品牌零售商布局。
海外市场率先发展,人造钻石大势所趋。早于-年,部分海外消费市场就已出现了DiamondFoundry、BrilliantEarth、Diama等实验室培育钻石品牌。自年培育钻石获官方认可后,零售珠宝品牌如雨后春笋频频涌出。年5月天然钻石巨头戴比尔斯转变反对态度,宣布创立培育钻石品牌LightboxJewelley进军人造钻市场;同年Richline集团旗下的培育钻品牌GrownWithLove入驻美国著名连锁百货梅西(Macy’s),此后美国最大钻书珠宝零售商SignetJewelers旗下品牌JamesAllen、Kay、Jared、Zales均开始销售培育钻产品。国际著名珠宝品牌潘多拉在年宣布全面停用天然钻石,同年推出PandoraBrilliance系列培育钻石。人造钻潮流之下,海外著名珠宝商与品牌商纷纷顺应行业潮流。在零售品牌的助推下,美国消费者对于培育钻产品的认知已从年的9%提升至年的65%,培育钻的市场渗透率也由年的1.70%提升至年的3%。
国内品牌顺势而起,紧跟行业潮流:年凯莉希CARAXY成为中国首个引入实验室培育钻石的品牌,以及国际合成钻石协会在中国的首个会员企业,于年入驻天猫平台,年在南京开设首个线下专卖店,打通线上线下模式。年以来珠宝商的品牌进度持续推进,独立培育钻品牌小白光LightMark于1月在上海大悦城开设了首店;豫园股份也于8月推出了旗下的培育钻品牌露璨(LUSANT);沃尔德旗下独立钻品牌ANNIDA于上海开设线下体验店;知名珠宝商曼卡龙在杭州两家线下门店进行小规模试售。随着下游渠道商的品牌建设,培育钻在消费市场的渗透率与认知度有望持续提升,并带动需求强劲增长。
1.3需求端:培育钻消费意识养成,Z世代的克拉自由
1.3.1市场空间:中国为第二大钻石消费国,人均消费空间广阔
市场规模与渗透率齐升,需求增长潜力值得期待。据戴比尔斯测算,年全球钻石珠宝市场规模达亿美元,其中美国、中国、日本、印度为钻石消费前四大国,钻石珠市场销售额分别为亿/70亿/50亿/40亿美元,对应市场份额分别为51.47%/10.29%/7.35%/5.88%。预计未来钻石终端的消费需求将持续受益于市场规模稳步扩张和新兴市场的渗透率提升。
全球钻石珠宝消费需求总体增速平稳,中印两国钻石消费增长空间广阔。作为高端可选消费,钻石珠宝销量与经济增速密切相关,据彭博预测,未来六年四大钻石消费大国经济预期乐观,中印经济平均增速将分别达到5.78%和7.69%,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高增。对标发达国家钻石消费水平,年美国人均钻石消费量达.60美元,日本人均钻石消费量达40.07美元,而中国人均费量仅4.96美元,印度则为2.95美元。长期而言,未来源于中印等新兴市场的消费量有望打开全球钻石零售规模空间。
我国珠宝市场总量庞大增速明显,未来人均钻石消费空间广阔。智研咨询数据显示,我国珠宝市场规模达亿元,是世界珠宝消费市场,预计未来行业整体增速良好。从人均规模来看,受限于经济发展阶段与人均可支配水平,年我国人均珠宝消费金额仅元,显著低于美国人均的元和日本人均的元,其中人均钻石消费金额不足60元。从珠宝消费结构上看,我国消费者在消费文化与观念方面更偏好黄金与翡翠饰品,年消费比例分别达55.70%和14.80%,其中钻石消费占比仅为13.10%。
在海外地区,钻石是第一大消费珠宝,年占比达47%,黄金饰品位居第二,消费占比达42%。中外珠宝消费结构差异主要源于1)婚庆需求消费:海外率先完成钻石购买的消费者教育,深受“一颗永流传”“钻石定爱”的观念影响,年钻石消费在美日等海外婚庆市场的渗透率高达70%,在中国婚庆市场仅为47%。2)时尚需求:欧美市场消费者生活水平更高,时尚需求与悦己需求旺盛,钻石首饰日常配化是行业主流。反观中国,消费者购买能力有限,珠宝消费更侧重保值投资需要,未完全形成钻石消费时尚化与饰品化的主流趋势。因此长期而言,未来随着我国国民入提升与Z世代及千禧一代消费者颜值经济和悦己消费流行,钻石饰品消费有望放量长。(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1.3.2多元需求:克拉自由,从婚庆走向日常
培育钻石核心消费人群为Z世代与千禧一代消费者,具有独特的消费习性、消费品味与消费行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也更加追求理性和务实的高性价比产品。从区域分布看,由于培育钻石尚处于发展阶段,整体认知率较低,消费者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从年龄结构看,我国消费群体呈年轻化趋势,年以95后为主的Z世代消费者的饰品消费比达40%,并占据了60%以上的钻石珠宝消费。从消费需求看,培育钻消费可分为婚庆刚需和自用、赠礼等弹性需求。
我国珠宝消费结构以轻奢为主。据艾媒咨询数据,我国68.5%的消费者首饰购买价格区间在元以下,消费品牌以轻奢为主。珠宝行业集中度较低,以国产品牌为主。年珠宝CR5为19.40%,行业CR10为22.50%,其中国产品牌数达7个,合计市场份额22.10%。
预计未来新兴消费与替代需求将成为培育钻增量动力:1)婚庆角度:刚需下培育钻价格优势更明显。婚庆是我国钻石消费的主要场景,消费需求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5620.html